联系信息/contact us
南京慧智通项目数据分析师事务所
地址:南京市集庆门大街268号苏宁慧谷1幢2018-2019室
电话:025-86660989
传真:025-86628979
邮箱:njhztfx@163.com
地址:南京市集庆门大街268号苏宁慧谷1幢2018-2019室
电话:025-86660989
传真:025-86628979
邮箱:njhztfx@163.com
碳中和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来源:未知作者:admin日期:2021/07/14浏览:
从理论到实践来讲,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若是通过牺牲环境来实现的,那么它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人类自身的长期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是维系生产力的正常运作。因此,我们除了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更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1997年,中共十五大也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其中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整体时间远远短于其他发达经济体,所以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能源、气候环境问题,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势必将对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能源、产业、科技、投资、金融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完成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是其中也蕴涵了巨大的机遇。以能源为例,预计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将不断提高,所以今后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加快能源结构转型调整,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也就是清洁能源、低碳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核电的比例,并在相关材料技术、氢燃料技术、储能技术、微电网技术等领域加快技术研发和突破。此外,在节能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意味着,未来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技术创新、清洁生产等产业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就是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碳排放的最好体现。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大概是5.8%,也就是每年接近2500万辆销售的新车里有150万辆是新能源汽车,且未来这一渗透率会逐步提高。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要占到总销量的20%,将来会进一步提高到50%,甚至最终完全替代传统燃油车,这将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与投资机会。